<strike id="1fdpv"><ins id="1fdpv"></ins></strike>

    <form id="1fdpv"></form>
    <noframes id="1fdpv"><form id="1fdpv"></form>
    <address id="1fdpv"></address>

    <address id="1fdpv"></address>

        您好!歡迎光臨共立消防科技(廣東)有限公司,我們竭誠為您提供優質服務!

        專注消防維保檢測

        打造消防服務行業卓越品牌

        消防檢測維保服務熱線:

        15322445327
        當前位置: 主頁 > 消防資訊 > 消防標準

        GB/T 5169.40-2015 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 第40部分:燃燒流的毒性 毒效評定 裝置和試驗方法

        • 發表時間:2022-11-23
        • 來源:共立消防
        • 人氣:

        1 范圍

              GB/T 5169的本部分描述了一個產生燃燒流并鑒定和測量其燃燒產物組分的試驗方法。該方法使用可移動的試樣,以及在不同溫度和空氣流量下的管形爐作為著火模型。該試驗方法的目的是再現ISO/TR 9122-1:1989描述的一系列著火階段中的某種分解條件。

              階段1b)無焰分解(氧化)

              階段2 發展中的著火(有焰)

              階段3a)完全著火(有焰),通風不良

              本部分描述的方法旨在盡可能真實地模擬上述3個主要的著火階段,必要時也可模擬其他階段。該試驗使用材料試樣完成燃燒流的測量,這些材料試樣可以取自成品,或如果裝置和方法允許也可為一個成品。

              毒效值僅用于中毒危險的評估,不應單獨使用。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17650.2-1998 取自電纜或光纜的材料燃燒時釋出氣體的試驗方法 第2部分:用測量pH值和電導率來測定氣體的酸度(idt,IEC 60754-2:1991)

              ISO/TR 9122-1:1989 燃燒流的毒性試驗 第1部分:總則(Toxicity testing of fire effluents-Part 1:General)

              ISO/TR 9122-4:1993 燃燒流的毒性試驗 第4部分:著火模型(小規模試驗所用的爐和燃燒裝置)[Toxicity testing of fire effluents-Part 4:The fire model(furnaces and combustion apparatus used in small-scale testing)]

              ISO/TR 9122-5:1993 燃燒流的毒性試驗 第5部分:燃燒流毒性效應的預測(Toxicity testingof fire effluents-Part 5:Prediction of toxic effects of fire effluents)

              ISO 13344:1996 燃燒流致死毒效的測定(Estimation of the lethal toxic potency of fire effluents)

              ISO/IEC 13943:2000 消防安全 詞匯(Fire safety-Vocabulary)

              IEC 60695-7-2 著火危險試驗 第7-2部分:燃燒流的毒性 試驗方法概要和相關性(Fire hazardtesting-Part 7-2:Toxicity of fire effluent-Summary and relevance of test methods)

              IEC/TS 60695-7-51 著火危險試驗 第7-51部分:燃燒流的毒性 毒效評定 試驗結果的計算和說明(Fire hazard testing-Part 7-51:Toxicity of fire effluent-Estimation of toxic potency:Calcu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est results)

              DIN 53436-1:1981 材料在通風條件下產生熱分解產品及其毒性檢驗 分解儀器及試驗溫度的測定(Producing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ducts from materials in an air stream and their toxicological testing;decomposition apparatus and determination of test temperature)

        3 術語和定義

              ISO/IEC 13943:2000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半致死暴露劑量 lethal exposure dose 50

              LCt50

              給定物質在指定條件下引起50%受試動物死亡的有毒氣體體積分數與暴露時間的乘積。注:其代表性單位為cm2·m-1·min。

        3.2

              質量載荷濃度 mass charge concentration

              試樣進入石英爐管的質量推進率除以通過混合箱的總空氣流量。

        3.3

              質量損失濃度 mass loss concentration

              試樣的質量損失率除以通過混合箱的總空氣流量。

        3.4

              揮發分數 volatile fraction

              質量損失濃度除以質量轉換濃度。

        3.5

              體積得率 volume yield

              試樣單位質量損失所產生的氣體體積。

              注:其代表性單位為g-1

        4 基本原理

              源于小規模試驗的試樣燃燒流致死毒效數據,可作為火災中毒危險評定所用數據的一部分。致死毒效的概念源自大鼠試驗,其假設燃燒流致死老鼠的暴露劑量與致死人類是一樣的。致死毒效用能導致暴露老鼠50%死亡的燃燒流暴露劑量(LCt50)表示,其取決于毒性燃燒流的濃度,可用多種形式表示,但最常使用的是受試材料在質量載荷或質量損失濃度方面的參數。

              早期毒效評定通過動物暴露試驗完成,現在,大多數試樣則是根據燃燒流氣體組分的化學分析結果對毒效進行評估。因此,本部分描述的方法計劃采用化學分析測量,但動物暴露試驗也適用。

              為了通過該方法評估毒效,需有:

              a)在設定條件下分解試樣,用以代表不同的火災階段,并測量所選燃燒流組分濃度和產率的方法;以及

              b)依據所選組分的濃度和產率,計算燃燒流致死毒效的方法(見IEC/TS 60695-7-51)。

              很多計算方法已發展為評估試樣燃燒流毒效的方法,發布在ISO/TR 9122-5:1993中。為便于使用這些毒效計算方法,需有試樣在一系列著火條件下的主要毒性產物的產率數據。這些可通過現有的很多小規模燃燒毒性試驗方法得到。然而,很多現存的試驗方法都是依據有缺陷的著火模型或能再現ISO/TR 9122-4:1993所示的著火階段的小部分分解條件(見表1)。IEC 60695-7-2概述了這些試驗,并給出了選擇和使用這些燃燒流毒效試驗方法的導則。

        表1 根據ISO/TR 9122-1:1989大致劃分的著火階段

        著火階段

        氧氣

        %

        CO2/CO

        比率

        溫度

        輻照度

        kW·m-2

        階段1

        無焰分解


        a)陰燃(自維持)

        21

        不適用

        <100

        不適用

        b)無焰(氧化)

        5~21

        不適用

        <500

        <25

        c)無焰(熱分解)

        <5

        不適用

        <1000

        不適用

        階段2

        發展中的著火(有焰)

        10~15

        100~200

        400~600

        20~40

        階段3

        完全著火(有焰)


        a)通風不良

        1~5

        <10

        600~900

        40~70

        b)通風良好

        5~10

        <100

        600~1200

        50~150

        a 隔室的一般環境條件(平均值)。

        b 著火附近火羽流的平均值。

        c 試驗樣品受到的輻照度(平均值)。

        5 背景

              用于測定燃燒流毒效的小規模試驗方法在IEC 60695-7-2中有概述。

              DIN 53436-1:1981管形爐法是一個應用廣泛的試驗方法。該方法針對各著火階段分別建立合理的分解條件模型,費用便宜且易于操作,其可能發展為可以適用于表1中所有著火階段的更通用的方法。

              表1描述的著火階段,其中最重要的通常為以下幾個:

              階段1b)無焰分解(氧化);

              階段2 發展中的著火(有焰);

              階段3a)完全著火(有焰),通風不良。

              推薦試驗方法的分解條件類似著火階段1b)和3a),盡可能模擬階段2。如有需要,該方法也可模擬其他著火階段。

              這些著火階段的分解條件以溫度、燃燒行為和CO2/CO比率為特征。其他管形爐方法評估也顯示了可提供真實火情的幾種不同階段的分解條件。

        6 試驗方法

        6.1 概要

              本部分描述的試驗方法與DIN 53436-1:1981的原理相同。GB/T 17650.2-1998給出了具有廣泛適用性的管形爐和石英管類型,并給出了它們在指定試驗條件下的已知性能。

              本試驗所用試樣為顆粒狀或者條狀,試樣以恒定速率進入石英爐管中。石英爐管由管形爐加熱,并使初次空氣通過石英爐管流經樣品,以支持燃燒。燃燒流從石英爐管排出,進入混合試驗箱,被二次空氣稀釋。然后對燃燒流進行分析并將其排出。

              石英爐管中的分解條件通過采用不同溫度和初次空氣流量來設定,以模擬 ISO/TR 9122-1:1989中描述的著火階段范圍內的分解條件或所要求的條件。

         

        以上為標準部分內容,如需看標準全文,請到相關授權網站購買標準正版。

        推薦產品
        • IG541混合氣體滅火系統 IG541混合氣體滅火系統
          IG541混合氣體滅火系統:IG-541滅火系統采用的IG-541混合氣體滅火劑是由大氣層中的氮氣(N2)、氬氣(Ar)和二氧化碳(CO2)三種氣體分別以52%、40%、8%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種滅火劑
        • 二氧化碳氣體滅火系統 二氧化碳氣體滅火系統
          二氧化碳氣體滅火系統:二氧化碳氣體滅火系統由瓶架、滅火劑瓶組、泄漏檢測裝置、容器閥、金屬軟管、單向閥(滅火劑管)、集流管、安全泄漏裝置、選擇閥、信號反饋裝置、滅火劑輸送管、噴嘴、驅動氣體瓶組、電磁驅動
        • 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七氟丙烷(HFC—227ea)滅火系統是一種高效能的滅火設備,其滅火劑HFC—ea是一種無色、無味、低毒性、絕緣性好、無二次污染的氣體,對大氣臭氧層的耗損潛能值(ODP)為零,是鹵代烷1211、130
        • 手提式干粉滅火器 手提式干粉滅火器
          手提式干粉滅火器適滅火時,可手提或肩扛滅火器快速奔赴火場,在距燃燒處5米左右,放下滅火器。如在室外,應選擇在上風方向噴射。使用的干粉滅火器若是外掛式儲壓式的,操作者應一手緊握噴槍、另一手提起儲氣瓶上的
        免费看国产曰批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