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1fdpv"><ins id="1fdpv"></ins></strike>

    <form id="1fdpv"></form>
    <noframes id="1fdpv"><form id="1fdpv"></form>
    <address id="1fdpv"></address>

    <address id="1fdpv"></address>

        您好!歡迎光臨共立消防科技(廣東)有限公司,我們竭誠為您提供優質服務!

        專注消防維保檢測

        打造消防服務行業卓越品牌

        消防檢測維保服務熱線:

        15322445327
        當前位置: 主頁 > 消防資訊 > 應急標準

        GB/T 18208.3-2011 地震現場工作 第3部分:調查規范

        • 發表時間:2023-01-10
        • 來源:共立消防
        • 人氣:

        1 范圍

              GB/T 18208的本部分規定了地震現場調查的內容、方法和技術要求。

              本部分適用于地震現場調查工作。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 17740-1999 地震震級的規定

              GB/T 17742 中國地震烈度表

              GB/T 24335-2009 建(構)筑物地震破壞等級劃分

              GB/T 24336-2009 生命線工程地震破壞等級劃分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地震烈度 seismic intensity

              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動及其影響的強弱程度。

        3.2

              等震線 isoseismal contour

              不同地震烈度或地面震動強度的分界線。

        3.3

              極震區 meizoseismal area

              一次地震破壞或影響最重的區域。

              [GB/T 18207.1-2008,定義3.8]

        3.4

              烈度異常區 intensity anomaly area

              在同一烈度區內,烈度高于或低于本烈度區且有一定面積范圍的局部區域。

        3.5

              地震宏觀異常 macroscopic pre-earthquake anomaly

              非儀器觀測到的異常現象。

              [GB/T 18207.2-2005,定義4.6.7]

        3.6

              地下流體異常 subsurface fluid anomaly

              鉆孔、井、泉、油氣井等中的地下流體(液體或氣體)出現的各種物理、化學動態異常變化現象。

        3.7

              動植物習性異常 animal and plant behavior anomaly

              動物一反常態的行為和植物反常的生態現象。

        3.8

              氣候異常 climatic anomaly

              人們直接觀察或感受到的氣候宏觀異常現象。

        3.9

              地象異常 natural phenomena anomaly

              人們觀察到的聲、光、電、氣、火、磁等自然奇異現象。

        3.10

              發震構造 seismogenic structure

              曾發生和可能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地質構造。

              [GB/T 18207.2-2005,定義3.3.3]

        3.11

              地震地表破裂帶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 zone

              震源斷層錯動在地表產生的破裂和形變的總稱,由地震斷層、地震鼓包、地震裂縫、地震溝槽等組成。

              [GB/T 18207.2-2005,定義3.3.5]

        3.12

              地震斷層 earthquake fault

              震源錯動在地表形成的斷層。

              [GB/T 18207.2-2005]

        3.13

              地震次生災害 secondary disaster of earthquake

              地震造成工程結構、設施和自然環境破壞而引發的災害。例如火災、爆炸、瘟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以及水災、泥石流和滑坡等對居民生產和生活區的破壞。

              [GB/T 18207.1-2008,定義5.3]

        3.14

              地震地質災害 earthquake induced geological disaster

              在地震作用下,地質體變形或破壞所引起的災害。

              [GB/T 18207.2-2005,定義6.1.7]

        4 人員傷亡調查

        4.1 調查因地震造成房屋倒塌、設施破壞和地震地質災害、地震次生災害等各種原因造成的死亡人數,包括死亡原因、地點、時間、性別、年齡。注明統計截止日期。

        4.2 統計不能準確確定是否已經因地震致死的失蹤人員的數量。注明統計截止日期。

        4.3 統計需住院治療的重傷人數。注明統計截止日期。

        4.4 統計無需住院治療的輕傷人數。注明統計截止日期。

        4.5 調查人員應與醫療、民政以及政府有關部門溝通,認真核對數據。按附錄A填寫人員傷亡調查表,并按附錄B填寫人員傷亡調查匯總表。

        5 現場地震及強震動觀測

        5.1 地震觀測

        5.1.1 在地震現場應布設測震網(點)和前兆流動觀測網(點)。主要工作內容如下:

              a)測定余震分布范圍、余震震源參數,編制相應的地震目錄;

              b)觀測震源的空間分布特征,研究地震序列的發展過程。

        5.1.2 測震網(點)和前兆流動觀測網(點)的數量、布設和儀器等技術要求見《中國數字地震觀測網絡技術規程》(JSGC-01)和《地震及前兆數字觀測技術規范》,震級測定技術要求應符合GB 17740-1999的規定。

        5.2 強震動觀測

        5.2.1 地震發生后,應匯總強震動固定觀測臺的記錄,并根據需要補充布設流動觀測臺陣,獲取強余震的地震動記錄。

        5.2.2 宜根據地震現場的場地情況和技術條件,布設場地影響觀測臺陣、建筑或橋梁等結構反應觀測臺陣。

        5.2.3 根據強震動觀測記錄,宜繪制以地面運動加速度等為參數的等震線圖。

        5.2.4 應測定觀測站(點)經度、緯度和高程。宜采用1:50000的地形圖和GPS技術對經度、緯度和高程進行核定。

        5.2.5 在臺站強震動儀取得強震記錄后,且強震記錄加速度峰值大于或等于100cm/s2時,宜對強震動儀的儀器特性進行標定,并記錄在案。

        5.2.6 應觀察、搜集、記錄每個觀測站(點)的地質、地貌資料,調查場地條件。必要時,可進行鉆探測試。

        6 地震烈度調查

        6.1 應按照GB/T 17742的相關內容進行烈度調查。

        6.2 在V度及V度以下地區,重點調查地面上以及底層房屋中人的感覺,并調查器物反應等其他相關現象;在VI度~X度區,重點調查房屋震害,并調查其他相關震害現象;在XI度和I度區,重點調查房屋震害和地表震害現象。

        6.3 農村和城市應分別進行調查。農村宜以自然村為基本單位進行調查;城市宜以居民小區或若干街道圍成的區域進行調查,調查面積宜為1km2左右。在震中區及地震烈度W度及W度以上地區,調查點的密度宜包括所有自然村和城鎮小區;其余地區可采用抽樣調查;人口稀少地區宜調查到所有居民點。

        6.4 進入現場后應首先核定極震區,確定極震區的地震烈度。

        6.5 進行人的感覺調查時,一個調查點(自然村或小區)被調查的人數不應少于5人,并按附錄C填寫調查表。

        6.6 房屋震害調查,應按房屋結構類型,將房屋的破壞程度按GB/T 24335-2009劃分的五個等級進行評定,統計各破壞等級的房屋數量和所占房屋總數的比例;一個抽樣點中破壞與未發生破壞的房屋均應調查,并同時調查房屋的抗震設防水準。

        6.7 在調查房屋破壞的同時,宜根據每棟房屋的破壞等級按GB/T 17742確定其相應的震害指數,并計算該調查點各種類型房屋的平均震害指數和不同類型房屋的綜合平均震害指數。

        6.7.1 一個調查點內某一類房屋的平均震害指數d,可按式(1)計算:


        以上為標準部分內容,如需看標準全文,請到相關授權網站購買標準正版。

        推薦產品
        • IG541混合氣體滅火系統 IG541混合氣體滅火系統
          IG541混合氣體滅火系統:IG-541滅火系統采用的IG-541混合氣體滅火劑是由大氣層中的氮氣(N2)、氬氣(Ar)和二氧化碳(CO2)三種氣體分別以52%、40%、8%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種滅火劑
        • 二氧化碳氣體滅火系統 二氧化碳氣體滅火系統
          二氧化碳氣體滅火系統:二氧化碳氣體滅火系統由瓶架、滅火劑瓶組、泄漏檢測裝置、容器閥、金屬軟管、單向閥(滅火劑管)、集流管、安全泄漏裝置、選擇閥、信號反饋裝置、滅火劑輸送管、噴嘴、驅動氣體瓶組、電磁驅動
        • 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七氟丙烷(HFC—227ea)滅火系統是一種高效能的滅火設備,其滅火劑HFC—ea是一種無色、無味、低毒性、絕緣性好、無二次污染的氣體,對大氣臭氧層的耗損潛能值(ODP)為零,是鹵代烷1211、130
        • 手提式干粉滅火器 手提式干粉滅火器
          手提式干粉滅火器適滅火時,可手提或肩扛滅火器快速奔赴火場,在距燃燒處5米左右,放下滅火器。如在室外,應選擇在上風方向噴射。使用的干粉滅火器若是外掛式儲壓式的,操作者應一手緊握噴槍、另一手提起儲氣瓶上的
        免费看国产曰批40分钟